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消息 备受争议的美国《爱国法案》中有一项条款规定:美国政府有权知道图书馆借阅者的借书习惯等个人信息,以便查出潜在的“恐怖分子”。长期以来,这条涉嫌侵犯 公民隐私的规定一直遭到民权团体的强烈批评。本月早些时候,一家图书馆就此向联邦法院提起了诉讼,成为状告《爱国法案》的首家美国图书馆。
《爱国法案》首次被告
据路透社26日报道,这桩诉讼是由一家没有透露名称的图书馆和美国公民自由联盟共同于本月9日向康涅狄格州联邦地区法院提起的,状告的对象包括美国司法部 长冈萨雷斯和联邦调查局局长米勒。诉状指控联邦调查局要求这家图书馆提供有关个人信息“在表面上就违反了美国宪法”,而法院下达的“禁声令”,即禁止新闻 媒体公开报道或评论正在审理案件的命令也是限制言论自由的不合法行为。
正是因为这个禁声令,美国公民自由联盟在其网站上公布这起案件时被迫隐去了一些重要内容。由于此案起诉地是在康涅狄格州,且美国公民自由联盟在康州的分支机构参与了此案,人们推测提起诉讼的图书馆就位于康州。
美国公民自由联盟在诉讼书中说,这家提起诉讼的图书馆认为,它应该严格保护借阅者的个人信息、图书馆的隐私以及有关互连网记录,不应该在没有特别需要和法 官同意时被迫公开这些信息。而联邦调查局在有关的信中称:“我们要求的这些信息与一项我们被授权保护不受国际恐怖主义袭击的调查和机密的情报活动有关。”
诉讼书还说,在《爱国法案》下,美国的法律发生了变化,联邦调查局索要这些信息的所谓“国家安全信”本身就是一个禁声令,因为它要求收信者严守秘密。美国 公民自由联盟负责此案的首席律师安·比森也说:“《爱国法案》本身就禁止公众讨论这个法案”,这是不合法的。民权组织已吁请法院解除禁声令,以便有关当事 人能够参加公共辩论以及国会不久将举行的对《爱国法案》的听证会。据悉,康州布里奇波特下周三将就解除禁声令举行听证会。
《爱国法案》不得人心
“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不久,美国国会就通过了《爱国法案》,强化了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的反恐职能,扩大了它们的执法权限。其中的有关条款规定,联邦调查局可以从书店、企业、医院和图书馆无条件获取“恐怖嫌疑人”的个人信息。
《爱国法案》通过后多次遭到民权组织的批评,后者认为,该法案中的不少条款违反了美国宪法。今年1月23日,美国联邦地区法院法官柯林斯曾裁决《爱国法案》中的一项条款违反美国宪法,这是美国联邦法官首次判《爱国法案》部分违宪。
《爱国法案》中的一些条款应该在今年年底到期。但美国会众议院今天夏天对这些条款进行审议时,仍无视民权组织的强烈要求,延长了16项即将到期条款的有效期限,其中就包括图书馆条款。预计参议院也将在不久后对这些条款进行讨论,以决定是否延长其期限。
8/30/2005
8/16/2005
沙叶新:东南大学百年校庆的演讲
知识分子最大的痛苦就是内心的痛苦,是思想的痛苦。知识分子的本能就是求真。叫一个知识分子不说真话,逼他说假话,这是知识分子最痛苦的事情。为什么文革当中会有那么多知识分子自杀,除了被打、被关、身体被折磨受不了以外,更重要的还是他精神的痛苦,灵魂的痛苦。他觉得他丧失了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良知,他在撒谎。这是不可饶恕的罪过,有很多知识分子就是这么自杀的。
我在上一世纪90年代还写了一些杂文随笔和评论,如《〈露莎的路〉其修远兮》、《秋笳悲咽》、《心上的坟》、《泪眼读顾准》、《“书生”与“梁效”刍议》、《“表态”文化》、《“检讨”文化》等等,也都是我的思想答卷。我想凡是看过我上面所说的这些文章的人,都能看出我痛苦的追寻和点滴的进步。我现在可以说,我比较像一个知识分子了。啊,能说这句话,能给自己这样一个应该是很平常很平常的评价,是多么多么不容易呀!
到了90年代,意识形态的色彩开始淡漠了。中国转入消费时代,欲望时代,所以知识分了又面临着另外一种选择,说俗了,就是一个“权”,一个“钱”的选择。于是就像鲁迅讲的,有人退隐,有人消沉,有人流亡,有人当官,有人发财,但也有人坚守。
可悲的是坚守的人越来越少。90年代是知识分子大分化的年代。知识分子应该具有的责任、良心、道义、勇气、执着、诚实、规范、准则都被耻笑,说什么年代了,你还坚守这样一些破烂,所以很多像我这样的人又不适应了。我也有过彷徨、有过困惑,也有过笑话。我举个例子,也许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也许可以从中透露出一些什么。
1999年吧、也许是2000年,我对数字总是记忆不清。法国有个有名的酒,叫铭锐吧?这个酒拿破仑喝过,说拿破仑打仗,必须到这个酒厂去喝他一瓶。一喝每战必胜。这个厂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发展到现在成了法国一个专门制造高档奢侈品的一家大的公司,比如毛皮衣啊,钻石啊,高档的酒啊……
1999年吧,这家法国大公司把1900年到1999年不同年份的酒混合到一起,酿造了300瓶“鸡尾酒”,其中100瓶不出售,只送给世界各国在某个领域的著名人物。香港送给了萧芳芳,还送给了一些什么国家的政要,反正都是名人。中国就送给了张艺谋。当时张艺谋在德国领奖,是《我的父亲母亲》获奖吧。他特地到上海来,到法国驻上海的领事馆来接受这瓶酒。这要举行一个仪式,在那个公司的总裁把这瓶酒送给张艺谋之前,要找个当地文化界的名人来介绍张艺谋出场。于是就找到我,我说好呀,这是一次文化活动嘛,是中国的光荣嘛!他们问:“沙先生,你有什么要求吗?”我说:“没有什么要求。”然后又问:“真的没什么要求吗?”(笑声)我心想能什么要求呢?总不能让张艺谋拍部电影让我演男主角吧。我实在是没想到其他地方去,就说:“一点要求也没有。”对方说:“那好,那好。”
这一次,我确实是把它当作一次纯粹的文化活动。我平时发言、演讲,都不写讲稿,信口开河,那次我特地写了讲稿,做了准备。张艺谋嘛,要郑重对待。我想这是发奖大会,发言不要搞得太一本正经。发奖本来就是开心的事,你看奥斯卡颁奖多开心。所以我想尽量讲的轻松一点,风趣一点。我的发言开头说:“张艺谋是不用介绍的,天下谁人不识君。张艺谋也不希望别人去夸奖他,一夸奖张艺谋就成了‘夸张’了(笑声)。”
这个开头就赢得大家掌声,我也很得意(笑声)。我说:“张艺谋是中国电影界的‘大红灯笼’,是得奖专业户。他以前得奖是‘一个和八个’,现在他是‘一个都不能少’。”(笑声)。中间说的也不错吧?是不是?你想呀,他得过表演奖,得过导演奖,还得过摄影奖。不是“一个也不能少”吗?那次我讲了10分钟,很受欢迎,我也认为我是参加了一次有意义的文化活动。第二天早上,我请张艺谋喝早茶,还请了黄蜀芹、奚美娟等上海电影界人士。
其实人家法国公司是有利可图的,他们是用文化来包装商业目的。所以他才问你:“你有什么要求?”说白了,你要多少钱嘛。可我就是听不懂嘛(笑声)。这是两种符号,两种语言。他送给名人的100瓶酒不卖,但其他200瓶酒是要卖的,也可能卖的很贵嘛。他这100瓶送的酒是广告嘛,是为了推销那200瓶酒的广告嘛。我也在无形中做了一次广告,一分钱没拿(笑声)。
我讲这件事情是说到了90年代,商业大潮汹涌澎湃,把一部分想坚守的知识分子席卷而去,就像钱塘大潮一样,你即便原先只是想在岸上看看的,也会把你席卷下海。可是我理解那些下海的知识分子。90年代知识分子是分化了,被官场、商场冲走了。但还有一小部分人在坚守。他们面对不公,面对邪恶,没有闭上眼睛,没有掉头而去;他们仍有良知,还在坚持真理,敢说真话,坚持伸张正义,揭露黑暗。这样的知识分子不少,老人有,新人也有。老的当中,我所钦佩的李慎之先生就是这样的人。
我很少很少给名人写信,不是骄傲,是怕打扰他们。当我看到李慎之先生的《风雨苍黄五十年》之后,我激动不已,我抑制不住地给他写了一封信。当时我并不认识他,和他从无来往。我在信中说了我看了这篇文章之后的激动,我希望他能给我写几个字。我虽然认识一些画家和书法家,但我很少求他们的墨宝。我请李慎之先生给我题写我的书斋名。我的书斋叫“善作剧楼”,不是“恶作剧楼”。李先生回信说他的字很劣,说李锐先生的字好,他可以请李锐先生给我写。李锐先生就是做过毛泽东的秘书的李锐。李锐先生给我写了,寄来了,他写的“善作剧楼”一直悬挂在我的书斋。李锐先生也是我敬佩的老一辈知识分子。还有上海的王元化先生,也是思想界的一面旗帜。他们熟知旧营垒里的很多问题,反而比我们年轻人更加清醒。李国文先生、钱理群先生、邵燕祥先生也是有良知有勇气的知识分子。中年人中也有一大批这样的知识分子,如朱学勤、何清涟、刘军宁、王力雄、资中筠、刘晓波、杨小凯等等,可以写出一大串令人尊敬的名单。他们立场也许并不完全相同,有些的文章观点我也不尽然同意。但他们确实是认真思考的一群。他们是泾渭分明的清流,不是涂着口红的文化明星。没有他们,中国会憋不过气来,他们一扇透风的窗;没有他们,精神会更加猥琐,他们是思想的脊梁!
说了半天,有人会问我:“阁下如何啊?”
我境界不高,但我有一个底线,我是作家,不能撒谎。何以证之?有个例子可以一说。这儿没有打小报告的吧?打小报告,我也说。我说出来是为了说明问题,是希望知识分子绝对不要撒谎(鼓掌)。
去年年底,开全国文代会、作代会。我当时很高兴。为什么呢?因为我从来没想到我在上海的选票是如此之高,我真的真的感谢上海作家们对我信任,对我的支持。我真的真的心存感激。虽然我知道我不够资格当选代表,因为我几乎从来不参加任何协会的会议。我连官都不想当,还开什么会?85年我当上海人民艺术剧院的院长,当了4年不想当了,要辞职。我说我一个人改变不了终身制,但我一定要从我做起,一定要任期制,只能当4年。可是就是不让我辞,还叫我继续当。没办法,我就写了一张名片。我的名片可能有些人知道,上面印的是:“我,沙叶新??上海人民艺术院院长??暂时的(笑声)。剧作家??长久的。某某理事,某某委员,某某教授,某某主席??都是挂名的(笑声)。”
所以呢,我就这么多年一直坚守这样的立场,不愿当官,不愿开会,我行我素,独往独来,只要对得起良心,问心无愧就可以了。不以被接见感到荣幸,不以被赏识感到骄傲。有副对联,好像原本是流沙河先生的,我可能记不准确了,但我一定按照自己的意思窜改了,叫做:“偶有慧心写小品,绝无俗趣见大官。”埋头写作,一心只读“剩”“闲”书。所以作协选我,我真的感到我太辜负上海作家们对我的信任了。我这个人是很容易感动的。
这样,我去年就到了北京参加全国作家协会代表大会去了。你不是不喜欢开会吗?怎么又去北京开会了?我可以借此机会看朋友呀,可以到我喜欢的几家靠近北大的书店去买书呀。至于会,我真的没参加,连开幕式,中央首长都出席的隆重的开幕式你居然都没出席?是的。是不是太过分了,太狂妄了?什么原因,我下面说。
我认为,这样的所谓全国作家代表大会没意思。一是最近几届大会从来不安排代表们的大会发言,只安排代表们听中央首长的大会报告,因此各个代表团之间无从交流,你无法了解其他地区代表团的意见。各个代表团是虽然有小组发言,但没有会议简报,因此各代表团之间也无从了解其他代表团的发言情况。没大会发言,没会议简报,这叫什么全国代表大会?北京的不知道上海的会议情况,山东的不知道山西的会议情况,议不起来嘛(笑声、鼓掌)。那各个代表团何必要相聚北京?就在自己所在的地区开会不是一样吗?干吗还要浪费那么多经费跑到北京来呢?所以我每次上北京开会,我都说我一定要认认真真地把这会开得像没开一样(笑声、鼓掌)。
但不开也不行,作协章程上规定了的呀,几年……大概四年就要开一次吧?开了又要高度警惕,严加防范。我看每次开会,最紧张的是领导,就怕出事。防范大家交流思想,交流意见,串通一气,形成舆论,或是决定,给上面造成压力,打乱上面的战略部署,无法和上面保持一致,无法维持那“压倒一切”的稳定局面。所以这样的所谓大会,总是在开幕之前先要召开党员预备会议,统一思想,保持一致。很少听说另外一种局面,就是要党员带头各抒己见、言无不尽,或者要党员鼓动大家打消顾虑、畅所欲言。如果有过这样的局面,那是在1957年,那是为了“阳谋”,为了“钓鱼”,为了打你个“右派”。
你说这样的会又有什么意思?会议、会议,就是要“议”嘛;不“议”,光让大家到北京来“会”一下,有什么意思?当然也不能说没“议”;也“议”了,问题是“议”了什么。按我的理解,全国作家代表大会应该议一议在上一届会议之后的几年里全国的创作情况,有什么经验和问题等等,总之主要应该议的是创作和与之相关的问题。可是我们的代表大会呢?主要的议题是学习中央领导的讲话或学习文件,谈体会,谈心得,领会精神,提高认识,然后表示决心,坚决贯彻。你这样“议”也行,反正也听惯了,可是你不要议得肉麻呀。怎么个肉麻?听我慢慢说。
先说开幕式我为啥不去呢?说实话,我怕拍照片。这虽然是“无尚的荣光”,可我怕等,怕排队。文联的代表,作协的代表,数千人,排队要一个小时。排好之后又要等一个小时(笑声)。在这个一个小时之内,你最好别动。像我这样多动症的人肯定受不了(笑声)。我怕受这个罪。那不是听不到领导的报告了吗?听开幕式的报告好几次了,不听也罢,我估计不会有什么新意。所以我就没参加开幕式。报告没听,怎么讨论呀?报纸上有呀,绝对是头版头条,不可能登在中缝,连找都不用找,翻也不用翻,拿到手上一眼就能看到。况且我还不一定参加小组讨论。但也不能做得太绝,第三天吧,我就到了小组会上去了。
说来真巧,那天下午全国作协的一位领导亲临会场,来听我们上海代表团的讨论,听听大家学习领导在开幕式上的讲话。这位领导原来在上海工作,是部长。我觉得他这个人不错,没听说他整过人,只听说他在当大学党委书记的时候还保护过学生。我对他毫无恶感。大家都叫他某部长。他刚坐下,就有一位作家发言。这个作家曾在这位部长手下工作过。我对他也有好感,我喜欢他的性格,虽接触不多,但印象不错,我们甚至还相约以后一起运动。这个人的小说和文章写得也挺好,很风趣。真的是如此。这位老兄第一个发言,说:“哎呀,部长你来了,看到你,我感到非常亲切。至今我还记得在你在离开市委的那天告别会上的发言。你的讲话,你的作风,至今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笑声)……”
哇,我真的受不了啊(笑声、鼓掌)!怎么好这样呢?我就坐在他不远的地方,他看到我的脸色,有些异样,就对我说:“你发言、你发言。”我根本没接他这个荏儿,我抑制不住地对他说:“你拍马屁怎么拍得这么恶心(笑声)!”他很尴尬,他也知道我没坏心,我和他无怨无仇。事后我想,我这样的说他,会不会伤害了他?如果有所伤害,我向他道歉。我真的没坏心,当时真的是抑制不住,脱口而出。我非但不是坏心,而且还是好意。否则我不会说他。因为我喜欢他,所以才说。否则我理也不理他。他说:“你说,你说。”他一说“你说,你说”,我就忘了老婆的吩咐了。我这次到北京来,我老婆对我说“叶新,求你一件事情,你到北京千万不要说话,千万不要发言(笑声)。”我说:“好,我保证不说话!”这也是我不参加开幕式和小组讨论的原因之一,不开会,就不会发言了。可这位作家冲着我说:“你说,你说。”我就忘记妻子的嘱咐了。
其实我也可以不说的。实在是看了北京某大报上刊登了一些著名作家学习领导讲话的文章,我憋不住了。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我想,说就说吧。我说:“这次我到北京来,医生嘱咐我,你心脏不好,凡是激动人心,鼓舞人心的地方你不要去(笑声、鼓掌)。”所以开幕式我就没去(笑声)。但是,领导的讲话我在报纸上看了。我认为很重要。因为领导的讲话,都是很慎重的,要经过研究,经过思考,经过多方面的征求意见,甚至字斟句酌,才最后定稿的,当然重要。但是我今天看到报纸上刊登了一些著名作家学习领导讲话的文章,我感到我很落后,甚至怀疑我是不是阴暗。都是一些全国著名的作家呀,他们有的文章说,这次领导的讲话是纲领性的,是划时代的。有的文章说,这次领导讲话和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第四次文代会上的讲话一样,都是里程碑。我怎么就没有这样的认识呢(笑声、鼓掌)?领导讲话当然重要,但是不是每次讲话都是划时代的、都是纲领性的,都是里程碑呢?还有的作家在文章中说,听了这次领导讲话就像一股暖流流入心中。咦,奇怪,我怎么就没这感觉呢(鼓掌、笑声)?
有一部分人肯定有这样的感受,我不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这样呢?他们这样强烈、激动的感受能不能代表大多数人呢?我就不信。我这次来北京,我老婆对我说,你千万别说话。你说的不是大家不懂,你看出的问题不是大家看不出。而是大家都在演戏,你干嘛那么认真呢?这是老婆的原话。我说我是作家,我的思想境界不高。可我有我的道德底线,那就是不能撒谎,要说真话。当然真话不一定是正确的话,更不一定是真理,但假话一定是罪恶,谎言一定是无耻。假如面对谎言我沉默,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我也是在撒谎。所以我今天必须说出来。我说我们不是作家嘛,而且作家的代表。假如我们在这个全国的会议上都不能说真话,那这会有什么开的呢?我们能对得起那些选举我们的大多数没来开会的作家吗?
第二点,我讲三个代表。这也很重要,这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我说我赞成三个代表,这是我的真心话。“三个代表”比“四个坚持”大大地前进一步。但有的话,我没在会议上讲,我是在其他场合讲过的。我说没有“三个代表”,共产党可能没希望;有了“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可能有希望。这是我的真心话,虽然有人也不同意我的话。我这次作协小组会上我没这样讲。我说我不反对“三个代表”。但我反对把“三个代表”列入中国作协新修改的章程(笑声)。“三个代表”居然列入中国作协新修改的章程(笑声),到处泛滥,什么都要加上“三个代表”。你搞什么一个工作,都是“在三个代表的鼓舞下”(笑声),你反正总可以那样说,这是庸俗化。文革不就是这样吗?全国都讲一个模式的话。干嘛老重复这一套呢?搞宣传的同志有些创意行不行?
我说我不反对“三个代表”,但我反对将它列入作协新修改的章程。因为“三个代表”主要是针对党组织讲的,对党员干部讲的,对党员讲的,是针对党说的。而作协是群众性组织,是文学组织,你把“三个代表”列入作协章程,那么你怎么能要求金庸这样的作家根据“三个代表”的精神写武侠小说呢(笑声、鼓掌)?不是荒唐吗?虽然金庸先生也爱国,也爱党。
我发言完了之后,可能真的是有点激动,心跳加快,我就说,我心脏不好,我要回去吃药,拍拍屁股就走了。第二天沸沸扬扬,不少组知道了,传的很广,有的各取所需,加油添酱。其实他们都是盗版的,正版的在我这儿(笑声)!所以我就说说正版,免得失真,以正视听。
我认为我的那番话是讲道理的,不是胡说八道,不是胡搅蛮缠。我反对的是谎言,每个人代表应该说出真心话,尤其是作家。我是出于爱心。真正爱这个国家,不害这个领导,就应该把真话跟他说。不要老是“一股暖流流入心中(笑声)。”
虽然我这个人无能,智商也很低,而且生过脑炎(笑声),但是假如我认定了知识分子的责任,我就应该勇敢地把这条路走下去。去年我发表了一篇文章,叫《枯叶沉思》,是在纽约,是我在散步的时候想写的。我住在纽约一个很美的社区,我的儿子、女儿住的地方。每天我写作,下午去散步。正好是秋天,满地金黄的落叶,我在厚厚的黄叶上走着,想到苏格拉底临死之前,对他的助手讲:“我还欠人家一个鸡。我死了以后,你要把鸡还给人家。”我觉得我也有很多债要还。我欠人的友情、欠家人的亲情,欠了很多债!作为一个作家,我也欠了很多债呀!假如我应该完成的作家的使命、应该肩负的知识分子的责任没有去完成它,不也是债吗?所以我就写了那篇文章。
我在上一世纪90年代还写了一些杂文随笔和评论,如《〈露莎的路〉其修远兮》、《秋笳悲咽》、《心上的坟》、《泪眼读顾准》、《“书生”与“梁效”刍议》、《“表态”文化》、《“检讨”文化》等等,也都是我的思想答卷。我想凡是看过我上面所说的这些文章的人,都能看出我痛苦的追寻和点滴的进步。我现在可以说,我比较像一个知识分子了。啊,能说这句话,能给自己这样一个应该是很平常很平常的评价,是多么多么不容易呀!
到了90年代,意识形态的色彩开始淡漠了。中国转入消费时代,欲望时代,所以知识分了又面临着另外一种选择,说俗了,就是一个“权”,一个“钱”的选择。于是就像鲁迅讲的,有人退隐,有人消沉,有人流亡,有人当官,有人发财,但也有人坚守。
可悲的是坚守的人越来越少。90年代是知识分子大分化的年代。知识分子应该具有的责任、良心、道义、勇气、执着、诚实、规范、准则都被耻笑,说什么年代了,你还坚守这样一些破烂,所以很多像我这样的人又不适应了。我也有过彷徨、有过困惑,也有过笑话。我举个例子,也许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也许可以从中透露出一些什么。
1999年吧、也许是2000年,我对数字总是记忆不清。法国有个有名的酒,叫铭锐吧?这个酒拿破仑喝过,说拿破仑打仗,必须到这个酒厂去喝他一瓶。一喝每战必胜。这个厂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发展到现在成了法国一个专门制造高档奢侈品的一家大的公司,比如毛皮衣啊,钻石啊,高档的酒啊……
1999年吧,这家法国大公司把1900年到1999年不同年份的酒混合到一起,酿造了300瓶“鸡尾酒”,其中100瓶不出售,只送给世界各国在某个领域的著名人物。香港送给了萧芳芳,还送给了一些什么国家的政要,反正都是名人。中国就送给了张艺谋。当时张艺谋在德国领奖,是《我的父亲母亲》获奖吧。他特地到上海来,到法国驻上海的领事馆来接受这瓶酒。这要举行一个仪式,在那个公司的总裁把这瓶酒送给张艺谋之前,要找个当地文化界的名人来介绍张艺谋出场。于是就找到我,我说好呀,这是一次文化活动嘛,是中国的光荣嘛!他们问:“沙先生,你有什么要求吗?”我说:“没有什么要求。”然后又问:“真的没什么要求吗?”(笑声)我心想能什么要求呢?总不能让张艺谋拍部电影让我演男主角吧。我实在是没想到其他地方去,就说:“一点要求也没有。”对方说:“那好,那好。”
这一次,我确实是把它当作一次纯粹的文化活动。我平时发言、演讲,都不写讲稿,信口开河,那次我特地写了讲稿,做了准备。张艺谋嘛,要郑重对待。我想这是发奖大会,发言不要搞得太一本正经。发奖本来就是开心的事,你看奥斯卡颁奖多开心。所以我想尽量讲的轻松一点,风趣一点。我的发言开头说:“张艺谋是不用介绍的,天下谁人不识君。张艺谋也不希望别人去夸奖他,一夸奖张艺谋就成了‘夸张’了(笑声)。”
这个开头就赢得大家掌声,我也很得意(笑声)。我说:“张艺谋是中国电影界的‘大红灯笼’,是得奖专业户。他以前得奖是‘一个和八个’,现在他是‘一个都不能少’。”(笑声)。中间说的也不错吧?是不是?你想呀,他得过表演奖,得过导演奖,还得过摄影奖。不是“一个也不能少”吗?那次我讲了10分钟,很受欢迎,我也认为我是参加了一次有意义的文化活动。第二天早上,我请张艺谋喝早茶,还请了黄蜀芹、奚美娟等上海电影界人士。
其实人家法国公司是有利可图的,他们是用文化来包装商业目的。所以他才问你:“你有什么要求?”说白了,你要多少钱嘛。可我就是听不懂嘛(笑声)。这是两种符号,两种语言。他送给名人的100瓶酒不卖,但其他200瓶酒是要卖的,也可能卖的很贵嘛。他这100瓶送的酒是广告嘛,是为了推销那200瓶酒的广告嘛。我也在无形中做了一次广告,一分钱没拿(笑声)。
我讲这件事情是说到了90年代,商业大潮汹涌澎湃,把一部分想坚守的知识分子席卷而去,就像钱塘大潮一样,你即便原先只是想在岸上看看的,也会把你席卷下海。可是我理解那些下海的知识分子。90年代知识分子是分化了,被官场、商场冲走了。但还有一小部分人在坚守。他们面对不公,面对邪恶,没有闭上眼睛,没有掉头而去;他们仍有良知,还在坚持真理,敢说真话,坚持伸张正义,揭露黑暗。这样的知识分子不少,老人有,新人也有。老的当中,我所钦佩的李慎之先生就是这样的人。
我很少很少给名人写信,不是骄傲,是怕打扰他们。当我看到李慎之先生的《风雨苍黄五十年》之后,我激动不已,我抑制不住地给他写了一封信。当时我并不认识他,和他从无来往。我在信中说了我看了这篇文章之后的激动,我希望他能给我写几个字。我虽然认识一些画家和书法家,但我很少求他们的墨宝。我请李慎之先生给我题写我的书斋名。我的书斋叫“善作剧楼”,不是“恶作剧楼”。李先生回信说他的字很劣,说李锐先生的字好,他可以请李锐先生给我写。李锐先生就是做过毛泽东的秘书的李锐。李锐先生给我写了,寄来了,他写的“善作剧楼”一直悬挂在我的书斋。李锐先生也是我敬佩的老一辈知识分子。还有上海的王元化先生,也是思想界的一面旗帜。他们熟知旧营垒里的很多问题,反而比我们年轻人更加清醒。李国文先生、钱理群先生、邵燕祥先生也是有良知有勇气的知识分子。中年人中也有一大批这样的知识分子,如朱学勤、何清涟、刘军宁、王力雄、资中筠、刘晓波、杨小凯等等,可以写出一大串令人尊敬的名单。他们立场也许并不完全相同,有些的文章观点我也不尽然同意。但他们确实是认真思考的一群。他们是泾渭分明的清流,不是涂着口红的文化明星。没有他们,中国会憋不过气来,他们一扇透风的窗;没有他们,精神会更加猥琐,他们是思想的脊梁!
说了半天,有人会问我:“阁下如何啊?”
我境界不高,但我有一个底线,我是作家,不能撒谎。何以证之?有个例子可以一说。这儿没有打小报告的吧?打小报告,我也说。我说出来是为了说明问题,是希望知识分子绝对不要撒谎(鼓掌)。
去年年底,开全国文代会、作代会。我当时很高兴。为什么呢?因为我从来没想到我在上海的选票是如此之高,我真的真的感谢上海作家们对我信任,对我的支持。我真的真的心存感激。虽然我知道我不够资格当选代表,因为我几乎从来不参加任何协会的会议。我连官都不想当,还开什么会?85年我当上海人民艺术剧院的院长,当了4年不想当了,要辞职。我说我一个人改变不了终身制,但我一定要从我做起,一定要任期制,只能当4年。可是就是不让我辞,还叫我继续当。没办法,我就写了一张名片。我的名片可能有些人知道,上面印的是:“我,沙叶新??上海人民艺术院院长??暂时的(笑声)。剧作家??长久的。某某理事,某某委员,某某教授,某某主席??都是挂名的(笑声)。”
所以呢,我就这么多年一直坚守这样的立场,不愿当官,不愿开会,我行我素,独往独来,只要对得起良心,问心无愧就可以了。不以被接见感到荣幸,不以被赏识感到骄傲。有副对联,好像原本是流沙河先生的,我可能记不准确了,但我一定按照自己的意思窜改了,叫做:“偶有慧心写小品,绝无俗趣见大官。”埋头写作,一心只读“剩”“闲”书。所以作协选我,我真的感到我太辜负上海作家们对我的信任了。我这个人是很容易感动的。
这样,我去年就到了北京参加全国作家协会代表大会去了。你不是不喜欢开会吗?怎么又去北京开会了?我可以借此机会看朋友呀,可以到我喜欢的几家靠近北大的书店去买书呀。至于会,我真的没参加,连开幕式,中央首长都出席的隆重的开幕式你居然都没出席?是的。是不是太过分了,太狂妄了?什么原因,我下面说。
我认为,这样的所谓全国作家代表大会没意思。一是最近几届大会从来不安排代表们的大会发言,只安排代表们听中央首长的大会报告,因此各个代表团之间无从交流,你无法了解其他地区代表团的意见。各个代表团是虽然有小组发言,但没有会议简报,因此各代表团之间也无从了解其他代表团的发言情况。没大会发言,没会议简报,这叫什么全国代表大会?北京的不知道上海的会议情况,山东的不知道山西的会议情况,议不起来嘛(笑声、鼓掌)。那各个代表团何必要相聚北京?就在自己所在的地区开会不是一样吗?干吗还要浪费那么多经费跑到北京来呢?所以我每次上北京开会,我都说我一定要认认真真地把这会开得像没开一样(笑声、鼓掌)。
但不开也不行,作协章程上规定了的呀,几年……大概四年就要开一次吧?开了又要高度警惕,严加防范。我看每次开会,最紧张的是领导,就怕出事。防范大家交流思想,交流意见,串通一气,形成舆论,或是决定,给上面造成压力,打乱上面的战略部署,无法和上面保持一致,无法维持那“压倒一切”的稳定局面。所以这样的所谓大会,总是在开幕之前先要召开党员预备会议,统一思想,保持一致。很少听说另外一种局面,就是要党员带头各抒己见、言无不尽,或者要党员鼓动大家打消顾虑、畅所欲言。如果有过这样的局面,那是在1957年,那是为了“阳谋”,为了“钓鱼”,为了打你个“右派”。
你说这样的会又有什么意思?会议、会议,就是要“议”嘛;不“议”,光让大家到北京来“会”一下,有什么意思?当然也不能说没“议”;也“议”了,问题是“议”了什么。按我的理解,全国作家代表大会应该议一议在上一届会议之后的几年里全国的创作情况,有什么经验和问题等等,总之主要应该议的是创作和与之相关的问题。可是我们的代表大会呢?主要的议题是学习中央领导的讲话或学习文件,谈体会,谈心得,领会精神,提高认识,然后表示决心,坚决贯彻。你这样“议”也行,反正也听惯了,可是你不要议得肉麻呀。怎么个肉麻?听我慢慢说。
先说开幕式我为啥不去呢?说实话,我怕拍照片。这虽然是“无尚的荣光”,可我怕等,怕排队。文联的代表,作协的代表,数千人,排队要一个小时。排好之后又要等一个小时(笑声)。在这个一个小时之内,你最好别动。像我这样多动症的人肯定受不了(笑声)。我怕受这个罪。那不是听不到领导的报告了吗?听开幕式的报告好几次了,不听也罢,我估计不会有什么新意。所以我就没参加开幕式。报告没听,怎么讨论呀?报纸上有呀,绝对是头版头条,不可能登在中缝,连找都不用找,翻也不用翻,拿到手上一眼就能看到。况且我还不一定参加小组讨论。但也不能做得太绝,第三天吧,我就到了小组会上去了。
说来真巧,那天下午全国作协的一位领导亲临会场,来听我们上海代表团的讨论,听听大家学习领导在开幕式上的讲话。这位领导原来在上海工作,是部长。我觉得他这个人不错,没听说他整过人,只听说他在当大学党委书记的时候还保护过学生。我对他毫无恶感。大家都叫他某部长。他刚坐下,就有一位作家发言。这个作家曾在这位部长手下工作过。我对他也有好感,我喜欢他的性格,虽接触不多,但印象不错,我们甚至还相约以后一起运动。这个人的小说和文章写得也挺好,很风趣。真的是如此。这位老兄第一个发言,说:“哎呀,部长你来了,看到你,我感到非常亲切。至今我还记得在你在离开市委的那天告别会上的发言。你的讲话,你的作风,至今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笑声)……”
哇,我真的受不了啊(笑声、鼓掌)!怎么好这样呢?我就坐在他不远的地方,他看到我的脸色,有些异样,就对我说:“你发言、你发言。”我根本没接他这个荏儿,我抑制不住地对他说:“你拍马屁怎么拍得这么恶心(笑声)!”他很尴尬,他也知道我没坏心,我和他无怨无仇。事后我想,我这样的说他,会不会伤害了他?如果有所伤害,我向他道歉。我真的没坏心,当时真的是抑制不住,脱口而出。我非但不是坏心,而且还是好意。否则我不会说他。因为我喜欢他,所以才说。否则我理也不理他。他说:“你说,你说。”他一说“你说,你说”,我就忘了老婆的吩咐了。我这次到北京来,我老婆对我说“叶新,求你一件事情,你到北京千万不要说话,千万不要发言(笑声)。”我说:“好,我保证不说话!”这也是我不参加开幕式和小组讨论的原因之一,不开会,就不会发言了。可这位作家冲着我说:“你说,你说。”我就忘记妻子的嘱咐了。
其实我也可以不说的。实在是看了北京某大报上刊登了一些著名作家学习领导讲话的文章,我憋不住了。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我想,说就说吧。我说:“这次我到北京来,医生嘱咐我,你心脏不好,凡是激动人心,鼓舞人心的地方你不要去(笑声、鼓掌)。”所以开幕式我就没去(笑声)。但是,领导的讲话我在报纸上看了。我认为很重要。因为领导的讲话,都是很慎重的,要经过研究,经过思考,经过多方面的征求意见,甚至字斟句酌,才最后定稿的,当然重要。但是我今天看到报纸上刊登了一些著名作家学习领导讲话的文章,我感到我很落后,甚至怀疑我是不是阴暗。都是一些全国著名的作家呀,他们有的文章说,这次领导的讲话是纲领性的,是划时代的。有的文章说,这次领导讲话和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第四次文代会上的讲话一样,都是里程碑。我怎么就没有这样的认识呢(笑声、鼓掌)?领导讲话当然重要,但是不是每次讲话都是划时代的、都是纲领性的,都是里程碑呢?还有的作家在文章中说,听了这次领导讲话就像一股暖流流入心中。咦,奇怪,我怎么就没这感觉呢(鼓掌、笑声)?
有一部分人肯定有这样的感受,我不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这样呢?他们这样强烈、激动的感受能不能代表大多数人呢?我就不信。我这次来北京,我老婆对我说,你千万别说话。你说的不是大家不懂,你看出的问题不是大家看不出。而是大家都在演戏,你干嘛那么认真呢?这是老婆的原话。我说我是作家,我的思想境界不高。可我有我的道德底线,那就是不能撒谎,要说真话。当然真话不一定是正确的话,更不一定是真理,但假话一定是罪恶,谎言一定是无耻。假如面对谎言我沉默,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我也是在撒谎。所以我今天必须说出来。我说我们不是作家嘛,而且作家的代表。假如我们在这个全国的会议上都不能说真话,那这会有什么开的呢?我们能对得起那些选举我们的大多数没来开会的作家吗?
第二点,我讲三个代表。这也很重要,这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我说我赞成三个代表,这是我的真心话。“三个代表”比“四个坚持”大大地前进一步。但有的话,我没在会议上讲,我是在其他场合讲过的。我说没有“三个代表”,共产党可能没希望;有了“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可能有希望。这是我的真心话,虽然有人也不同意我的话。我这次作协小组会上我没这样讲。我说我不反对“三个代表”。但我反对把“三个代表”列入中国作协新修改的章程(笑声)。“三个代表”居然列入中国作协新修改的章程(笑声),到处泛滥,什么都要加上“三个代表”。你搞什么一个工作,都是“在三个代表的鼓舞下”(笑声),你反正总可以那样说,这是庸俗化。文革不就是这样吗?全国都讲一个模式的话。干嘛老重复这一套呢?搞宣传的同志有些创意行不行?
我说我不反对“三个代表”,但我反对将它列入作协新修改的章程。因为“三个代表”主要是针对党组织讲的,对党员干部讲的,对党员讲的,是针对党说的。而作协是群众性组织,是文学组织,你把“三个代表”列入作协章程,那么你怎么能要求金庸这样的作家根据“三个代表”的精神写武侠小说呢(笑声、鼓掌)?不是荒唐吗?虽然金庸先生也爱国,也爱党。
我发言完了之后,可能真的是有点激动,心跳加快,我就说,我心脏不好,我要回去吃药,拍拍屁股就走了。第二天沸沸扬扬,不少组知道了,传的很广,有的各取所需,加油添酱。其实他们都是盗版的,正版的在我这儿(笑声)!所以我就说说正版,免得失真,以正视听。
我认为我的那番话是讲道理的,不是胡说八道,不是胡搅蛮缠。我反对的是谎言,每个人代表应该说出真心话,尤其是作家。我是出于爱心。真正爱这个国家,不害这个领导,就应该把真话跟他说。不要老是“一股暖流流入心中(笑声)。”
虽然我这个人无能,智商也很低,而且生过脑炎(笑声),但是假如我认定了知识分子的责任,我就应该勇敢地把这条路走下去。去年我发表了一篇文章,叫《枯叶沉思》,是在纽约,是我在散步的时候想写的。我住在纽约一个很美的社区,我的儿子、女儿住的地方。每天我写作,下午去散步。正好是秋天,满地金黄的落叶,我在厚厚的黄叶上走着,想到苏格拉底临死之前,对他的助手讲:“我还欠人家一个鸡。我死了以后,你要把鸡还给人家。”我觉得我也有很多债要还。我欠人的友情、欠家人的亲情,欠了很多债!作为一个作家,我也欠了很多债呀!假如我应该完成的作家的使命、应该肩负的知识分子的责任没有去完成它,不也是债吗?所以我就写了那篇文章。
8/04/2005
学校图书馆的角色
南方网讯 学校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内涵相当丰富,它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增强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上,有着巨大的潜在作用,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是每一个学校图书馆工作者应关注的问题。
在调查中完善馆藏
更新、完善学校馆藏,为少年儿童素质教育提供丰富的养料,是向少年儿童进行素质教育的物质基础。为此,必须首先做好社会、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的调查。第一,密切关注少儿出版物的动态,及时为儿童提供最新、最优秀的儿童出版物。第二,与教研组等有关部门联系,了解他们开展有关素质教育活动的动向和信息,以便为学生提供所需的书籍资料。第三,了解少儿读者对书刊阅读兴趣的转向。儿童的阅读兴趣会随校园文化、社会文化、自身变化以及教师所要求的变化而转化。只要这种兴趣转向和转化是健康的,有益于儿童素质教育的,我们对图书就要做及时调整和补充,以满足广大少年儿童的需要。这就要求学校图书管理者及时调查、分析,向学校提出更新图书的有效建议,切实发挥图书的效用。
在开放中提高利用率
学校图书馆是学校教育机构之一,它应该成为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阵地。长期以来,学校图书馆处于半封闭状态,学生借阅图书手续繁琐,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借阅的兴趣。开放图书馆就是要让学生在开放中学习知识,在开放中提高阅读兴趣。为此,学校图书馆至少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提高阅览室的利用率。学校图书管理人员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为各班学生使用阅览室合理安排时间,使阅览室的使用既不冲突,又不闲置,最大限度地提高阅览室使用率。二是提高图书阅览率。图书管理员要从阅览的角度,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对图书进行分类,为不同年级学生提供适合阅读的图书。三是坚持个人借阅和班级集体借阅相结合。各班级可设立两节课连上的大阅读课,并为学生集体借阅适合学生阅读的图书。四是建立图书流动体系。特别是规模较大的学校,可在各年级设立图书柜,班级设立图书角,把图书馆内图书分置在级部图书柜,或分置于班级图书角,每隔一定时间组织级部图书柜之间的交流或班级图书角之间的交流,变图书馆内固定图书为级部、班级间的流动图书。
在阅读中指导方法
有些学生自学能力不强,图书管理员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目的的指导。首先,要帮助学生确立课外阅读意识,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引证古今中外名人通过读书增长知识,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事例来启发教育学生,激励学生进图书馆阅读。其次,要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做读书卡片,并组织读书笔记展览会和读书心得交流会,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尤要注意的是,要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在指导学生阅读、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检索、查阅、搜集信息的能力。当前,研究性学习已成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形式,图书管理人员应帮助学生提供有关文献信息,帮助他们进行研究课题的文献收集,教会学生检索、查阅资料,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能力,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
在活动中培养特长
活动是教育的载体。学校图书馆应以图书馆为教育阵地,开展各种与图书有关的活动,以活动促阅读。一要建立学生各类兴趣小组,如:写作组、阅读组、科技组、书法组等等,并引导学生在开展活动中分类到学校图书馆查阅本小组需要的学习资料。二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如演讲比赛、读书讨论会、剪贴手抄报、故事大王赛、学科知识竞赛、读书征文等活动,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在活动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三要做好后勤服务工作,为学生开展各类教育活动提供及时的服务。如:编制新书通报、推荐书目、推荐信息光盘等常规导读活动。同时,还应发挥校刊、广播、专题剪报专栏等阵地作用,使图书馆文化资源起到塑造人的灵魂、陶冶人的情操的作用,进一步使图书馆在学校活动中创建出高品位的文化氛围,促使学生自觉追求自身的完善。
在调查中完善馆藏
更新、完善学校馆藏,为少年儿童素质教育提供丰富的养料,是向少年儿童进行素质教育的物质基础。为此,必须首先做好社会、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的调查。第一,密切关注少儿出版物的动态,及时为儿童提供最新、最优秀的儿童出版物。第二,与教研组等有关部门联系,了解他们开展有关素质教育活动的动向和信息,以便为学生提供所需的书籍资料。第三,了解少儿读者对书刊阅读兴趣的转向。儿童的阅读兴趣会随校园文化、社会文化、自身变化以及教师所要求的变化而转化。只要这种兴趣转向和转化是健康的,有益于儿童素质教育的,我们对图书就要做及时调整和补充,以满足广大少年儿童的需要。这就要求学校图书管理者及时调查、分析,向学校提出更新图书的有效建议,切实发挥图书的效用。
在开放中提高利用率
学校图书馆是学校教育机构之一,它应该成为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阵地。长期以来,学校图书馆处于半封闭状态,学生借阅图书手续繁琐,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借阅的兴趣。开放图书馆就是要让学生在开放中学习知识,在开放中提高阅读兴趣。为此,学校图书馆至少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提高阅览室的利用率。学校图书管理人员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为各班学生使用阅览室合理安排时间,使阅览室的使用既不冲突,又不闲置,最大限度地提高阅览室使用率。二是提高图书阅览率。图书管理员要从阅览的角度,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对图书进行分类,为不同年级学生提供适合阅读的图书。三是坚持个人借阅和班级集体借阅相结合。各班级可设立两节课连上的大阅读课,并为学生集体借阅适合学生阅读的图书。四是建立图书流动体系。特别是规模较大的学校,可在各年级设立图书柜,班级设立图书角,把图书馆内图书分置在级部图书柜,或分置于班级图书角,每隔一定时间组织级部图书柜之间的交流或班级图书角之间的交流,变图书馆内固定图书为级部、班级间的流动图书。
在阅读中指导方法
有些学生自学能力不强,图书管理员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目的的指导。首先,要帮助学生确立课外阅读意识,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引证古今中外名人通过读书增长知识,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事例来启发教育学生,激励学生进图书馆阅读。其次,要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做读书卡片,并组织读书笔记展览会和读书心得交流会,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尤要注意的是,要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在指导学生阅读、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检索、查阅、搜集信息的能力。当前,研究性学习已成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形式,图书管理人员应帮助学生提供有关文献信息,帮助他们进行研究课题的文献收集,教会学生检索、查阅资料,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能力,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
在活动中培养特长
活动是教育的载体。学校图书馆应以图书馆为教育阵地,开展各种与图书有关的活动,以活动促阅读。一要建立学生各类兴趣小组,如:写作组、阅读组、科技组、书法组等等,并引导学生在开展活动中分类到学校图书馆查阅本小组需要的学习资料。二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如演讲比赛、读书讨论会、剪贴手抄报、故事大王赛、学科知识竞赛、读书征文等活动,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在活动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三要做好后勤服务工作,为学生开展各类教育活动提供及时的服务。如:编制新书通报、推荐书目、推荐信息光盘等常规导读活动。同时,还应发挥校刊、广播、专题剪报专栏等阵地作用,使图书馆文化资源起到塑造人的灵魂、陶冶人的情操的作用,进一步使图书馆在学校活动中创建出高品位的文化氛围,促使学生自觉追求自身的完善。
Subscribe to:
Posts (Atom)